青草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潞城区“一村一业”助力乡村振兴“多面出彩”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5 19:27:07    

春分时节,潞城区辛安泉镇兴泉生态农场的蔬菜大棚内一派忙碌景象,菜农们穿梭其中除草、浇水,确保蔬菜作物能汲取充足的养分,茁壮成长。

兴泉生态农场是集种植、采摘、研学于一体的休闲农业项目,也是西流北村着力优化农业结构、提升产业效益、壮大集体经济的支撑性项目。“我们农场年产高品质水果5000多斤,蔬菜2万余斤,年均销售额可达100万元。”西流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庆军说。

产业兴、乡村美、人心和。近年来,潞城区辛安泉镇围绕种植加工等传统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采取“党委统领、部门协作、村级落实”的方式,建立集体经济每月调度研判机制,厚植产业“家底”,激发强村富民新动力。全镇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158万元,同比增长12%。

壮大强村公司,抱团发展蹚新路。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带动、离不开龙头企业的支撑和引领。辛安泉镇依托镇集体经济联合总社成立兴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整合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用好“辛安泉”商标,统一检测、收购、包装、销售,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由“单打独斗”向规范运作、抱团发展转变。

在辛安泉镇古城村红薯产业示范园制作车间内,经过搅拌红薯粉、压制成型、开水滚煮、凉水降温、冷库定型、清洗晾晒等多个环节,红薯身价成功翻倍。“今年,我们准备做三万斤粉条,算下来能给集体带来将近六十万元的收入。”古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向荣笑意融融。

除此之外,辛安泉镇的续村花生、曹庄小米、南马核桃加工车间稳步运行,实现“自主种植、自主加工、统一销售”。“公司推进集体经济联合总社市场化运行,并通过开设农产品展厅和助农直播间,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同步上市,助力全镇14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有效增长。”兴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建强本土企业,招引优质企业。辛安泉镇还依托辖区生态资源、农业产业本底,引进山西维康德济中药材有限公司,建成千亩良种繁育基地,引导全镇11个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地黄、柴胡、党参、连翘等中药材万余亩,2025年漫山连翘将全面挂果。

盘活资产资源,文旅融合育新机。

“老板,我们点个你家的农家大烩菜、开花馍、地皮菜炒土鸡蛋……”临近中午,西流南村“毓芳园”驿站餐厅内来往的游客络绎不绝。穿过回廊,走进驿站文创产品展销厅,木雕、布老虎、手工鞋垫等特色产品整齐摆放,琳琅满目。

“驿站变餐厅、空屋化工坊、荒地起车间”。近年来,西流南村盘活自行车驿站,与长治诚悦农业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运营“毓芳园”特色餐厅,打造慢生活体验园;整备村集体闲置房屋,购置彩灯制作设备,以场地和设备入股潞源彩灯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弘扬本村花灯制作传统文化,增加就业岗位,连续三年举办彩灯文化艺术活动,高标准接待了北京500人旅游团。

昔日荒芜地,今朝游乐园。辛安泉镇充分发掘青山绿水等自然资源,闲置房屋、基础设施等经营性资源,农家乐等消费性资源,聚力构建“一轴·双心·四区”文旅框架,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全域综合旅游体。

南流村采用“幸福农法”生态农业种植技术,水稻亩产实现翻番,与知名机构合作开发研学课程2款,举办研学活动8场,文旅融合发展取得较好成效。

干得“好”,还要喊得“响”。辛安泉镇开通视频号2个,发布系列宣传片200余条,完成全域手绘旅游地图创作,“山水间·辛安泉”品牌叫得更响。

集体强、村民富。如今,辛安泉镇涌现出南流聚宝稻、古城纯红薯粉条、续村花生油等一批“特”“优”农产品,基本实现“一村一业”,乡村振兴底色更亮、成色更足、质量更高。(徐姗、马明敏)

来源:长治日报

编辑:贾霄星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青草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