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提质迎全运,广州打造17个精致街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8:01:00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玉霞 通讯员 祝健轩 图/通讯员提供

以全运之机,筑城市之变。广州作为主办第十五届全运会的城市之一,正以“办赛事就是办城市”的核心理念,推动全运会筹备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从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广州市将围绕场馆升级改造,同步高标准实施场馆周边城市品质提升,打造17个开放共享、以人为本、平赛结合的精致街区,带动城市面貌焕新、功能升级、品质跃升。

亮点一:

打造开放共享空间,焕发城市新活力

市住建局方面介绍,突破传统空间壁垒,重构城市与人的互动关系,让体育场馆与城市街区无缝衔接,以打造全民共享的活力空间,构建一批精致街区。

一是精细化提升街道空间。打开边界,推动场馆内外空间、品质、要素一体化,打破场馆侧、城市侧权属界线,重点聚焦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与天河体育中心街区,将天河体育中心街区从“十字”轴变为“无界”全民共享体育公园,取消原状多层围蔽,让市民不知不觉走进天河体育中心;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街区开放围墙边界,将绿地融入街道。同时,营造全宽式街角,天河体育中心等多个场馆出入口围闭场所变街角绿地,增加过街等候区,拓宽慢行空间。

二是精细化改造活动场所。开放绿地林下共享,将天河体育中心东北角功能单一的封闭绿地改造为满足全龄人群的活动空间,成为全民共享体育公园;建设老年健身区、邻里休憩区、运动跑步区,场馆街角绿地接驳地铁,设计通行园路,成为市民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午间休憩的活力节点。

亮点二:

以人为本,构建便捷安全慢行空间

市住建局方面表示,升级改造始终将市民需求置于首位,构建便捷、舒适、安全的慢行空间,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平等享受城市资源。

一是以人为本流线设计,让慢行空间从无到有。通过置换低效绿化拓宽慢行空间,连通无障碍流线,无缝衔接公交等候区、地铁与人行道,打造以人为本的慢行流线。其中,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将原狭窄人行道拓宽至4米,优化慢行体验。

二是注重通行零高差、零障碍,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零障赛区”。对高差做减法,天河体育中心街区东北角绿地原有台阶变无障碍坡道,便于老年或特殊群体进入;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街区天茂路改造多个过街位,实现零高差过街。

亮点三:

平赛结合,实现空间利用长效高效

广州以三类公共空间为载体,全方位营造赛事氛围,实现平赛结合,场馆及周边空间利用持久高效。

一是聚焦门户通道。加强城乡绿化美化,围绕白云机场、高铁站等枢纽与立交口,营建绿美门户,提升城市枢纽门户地区、线性空间绿化品质;突出花城植物特色,重要道路、重要城市节点开展簕杜鹃种植专项行动,彰显绿美成效。

二是聚焦会客空间。珠江沿岸建设20公里滨水慢跑环、百米风景线与“楼下一万步”健康街区;荔湾西航道贯通工程将闲置绿地变岭南特色滨水场景,水岸线与运动线的交织,让城市客厅更有活力。

三是聚焦活力片区。以“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策略为引领,通过整合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旅游景点,赓续历史文脉。新河浦“东山印象”复原红砖洋楼,厚植红色文化;“西关记忆”修复骑楼街巷,非遗店铺林立,塑造“活力广州”品牌。

广州市住建局方面表示,广州将以全运会为新起点,持续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将精致城区建设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局,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广州篇章。

编辑:郑健龙

来源:羊城晚报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青草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