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文章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西晚报跨界破圈,3家“山晚铺子”文创店同步开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10:34:00    

4月28日,由山西晚报社倾力打造的文创品牌迎来重磅时刻——“山晚铺子”分别在阳城县郭峪古城、九女仙湖和沁水县湘峪古堡3处景区亮相,同时,运城文创产品自助售卖柜已投入使用,另外多个文创产品自助售卖柜已在筹备中,将相继辐射太原、长治、晋城等多个城市。


作为山西省一级报纸,山西晚报社打造的“山晚铺子”这一文创品牌项目,不仅延续了去年《何以山西》特刊的火爆热度,更以“媒体+文创”的创新模式,助力山西文旅产业全面升级。未来三年,“山晚铺子”计划开设多家线下门店,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文创生态圈,助推山西文化走向全国。

“山晚铺子”湘峪古堡店挂牌。




“山晚铺子”3店同启,新模式激活本土文化


4月28日一早,沁河岸畔的郭峪古城内,“山晚铺子”郭峪古城店正式开门迎客。店门口,游客们纷纷手持《何以山西》特刊、山西面塑等精美文创产品拍照打卡。走进店内,“唐诗颂言”冰箱贴、“百家姓”许愿瓶、“幸运的姓”印章、朱砂手串、编织手绳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太原游客李女士举着印有“一举夺魁”的山西文创冰箱贴说:“再过一个月就到高考季、中考季了,今天特意带着孩子来古城,没想到还能买到这么有意思的文创产品。在‘山晚铺子’里还买到了朱砂手串,既美观,又寓意好,自己戴,或送人都很合适。”


郭峪古城导游部经理王艳妮告诉山西晚报记者:“过去游客来古城多是看建筑、听讲解,如今有了‘山晚铺子’店面,还配有非遗文化馆,游客们在山西游玩的文化体验就更立体了。比如这本山西晚报社出品的《何以山西》特刊,把古建的‘前世今生’讲得活灵活现,很多游客看完就直接下单。”她透露,开业当天,仅文创产品销售额就创了新高,比平时景区纪念品的销量翻倍。


“山晚铺子”郭峪古城非遗文化馆挂牌。


“山晚铺子”是山西晚报社旗下专职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文化IP,以“媒体+文创”的创新模式激活本土文化资源。此次开业的门店覆盖阳城、沁水两大文旅重镇,未来三年更计划推广至全省的景区。今年将新增4家旗舰店、铺设上百台文创产品自助售卖柜。
  

运城市是“山晚铺子”最早试营业的城市。目前在运城市解州关帝祖庙、永乐宫、七彩盐湖、运城博物馆、南风广场文脉河东书房、永济尧王台都投放了文创产品自助售卖柜,同时在大部分合作点开设店铺,或与实体店铺达成合作。春节假日期间,设置在运城解州关帝庙景区的4台文创产品自助售卖柜中的商品均售罄,试营业期间创造了良好业绩的开端。
  

山西晚报社“山晚铺子”负责人透露,未来,“山晚铺子”还会推出更多年轻化的产品,将通过小程序实现“扫码定制专属文创”,让游客亲手制作“山西礼物”。“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的商店,而是搭建一座‘文化+科技+旅游’的生态桥梁。”该负责人说。
  

续写“何以山西”,为文旅升温造势



“老景区”遇上“新国潮”,“山晚铺子”诞生,千年文脉有了新表达。
  

山西晚报社社长李广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文创产品通常依托文化资源,兼具独特性、艺术性、实用性和市场价值,涵盖设计、制造、营销等各个环节,能够传递和表达某种文化价值观念、历史记忆、审美理念等内涵。近年来,文创产品已然成为新经济环境下公认的热门赛道,吸引到更广泛的消费群体乃至创业者的关注。山西晚报社按照文化企业定位,聚焦有山西特色的文创产业,通过布局创意生产、产品制作、交易平台等全链条文创产业,打造以“山晚铺子”为核心的文创品牌,力争通过三年时间成为山西文创市场较有影响力的文创集成商,让更多山西文创产品为山西代言,通过文创产品讲好山西故事,传播山西声音。
  

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元代及元代以前的木构古建筑占全国的80%以上,坐拥3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这些文化瑰宝曾长期被困于“静态展示”。山西晚报社多年来深耕山西文化,敏锐洞察文化消费趋势,以“媒体转型+文化传承”理念,2024年以《黑神话:悟空》游戏取景地的27处山西古建为内容,设计制作《何以山西》特刊和“金箍棒”升级版,系列文创产品上市后,广受社会关注,成为山西文化旅游业界流量级的盛事,并被山西省投促局、省文旅集团、省文物局等单位认定为山西参加省外展会赠送礼品,并成功亮相2024年杭州“山西之夜”等重大活动,成为山西本土文创“破圈”的标杆,也开创了传统媒体赋能文旅产业的“山西模式”。
  

如今,这一模式正以更大手笔续写《何以山西》的文化密码,剑指千亿级文旅市场。“山晚铺子”不止于卖文创,更在构建一条从创意到消费的完整生态链,让山西文化“活”起来,山西文化产业“火”起来。
  

纸媒转型,开启文化远航


“山晚铺子”湘峪古堡店的工作人员正在理货。


“山晚铺子”的真正价值在于让历史“说话”,让游客“共情”,在于将文化符号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的消费场景。通过“游山西·读历史”主题产品线,关公忠义精神化作IP周边,晋商诚信文化融入盲盒设计,让游客在购物中触摸文明脉络。游客不再只是“看客”,而是化身“传播者”,用消费为山西文化投票。
  

山西晚报社将利用媒体传播优势,打造《何以山西》文化、文旅、文博线上传播矩阵,打通文创产品创意、设计、生产、销售、传播整个产业链,发展“山晚铺子”线下实体店及自动文创售卖柜,在短期内覆盖全省主要景区。
  

产品涵盖非遗技艺、数字藏品等高附加值领域,让非遗手作与现代科技在此碰撞出奇妙火花。未来三年,“山晚铺子”还将形成“实体店+自助售卖机+电商群”三位一体网络,覆盖全省景区、高速服务区及城市地标,让游客无论行至何处都能“遇见山西”。
  

未来三年内,“山晚铺子”将全面启动规模化战略——开发生产大量山西特色文创产品,布局覆盖全省的线下门店及自助售卖终端,全媒体矩阵持续扩大影响力,精准触达年轻消费群体。通过“文化IP孵化+全域渠道渗透”,计划实现年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从产品矩阵、销售网络到品牌影响力全面领跑山西文创市场,树立行业标杆,成为山西文旅产业最具辨识度的超级文化IP。
  

山西省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古建、非遗、民俗等独特符号,急需通过现代设计与传播手段焕发新生。《山西晚报》从纸质媒体向全媒体集群转型,构建“报网端微视库号”传播矩阵,成为山西文化对外传播的核心平台。
  

“我们不仅是文创销售者,更是文化摆渡人。”李广义说,“未来,我们将以‘山晚铺子’为载体,推动山西非遗数字化出海,让关公忠义、晋商诚信等文化符号登上国际舞台。”从《何以山西》特刊到“山晚铺子”,从虚拟数字藏品到实景沉浸体验,山西晚报社正以文创为笔绘就文化强省的新图景。
  

山西晚报社诚邀省内景区、文创企业、非遗传承人及各界文化爱好者携手同行,若您拥有优质文创资源、独特创意构想或合作意向,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络。让我们共同挖掘山西文化的深层价值,以文创为媒,讲好中国故事,共享文化产业发展红利。





来源: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图片: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钟清

视频制作: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舒敏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秦小茜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青草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24